最新高中地理答题技巧汇总


    以下是高三网小编整理的最新高中地理答题技巧汇总,欢迎阅读。
    高中地理答题技巧
    最新高中地理答题技巧汇总一
    一、选择题答题技巧和规律:
    (一)、选择题的命题规律
    1.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
    2.多为单项选择题(如全国卷、天津卷等)
    3、多为连题型选择题(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)
    4、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热点
    (二)应试策略
    1、沉着冷静,相信自己判断
    2、认真审题
    3、先易后难,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,回头再做
    4、认真检查,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
    (三)应试技巧
    1、做到:“三审”,即一审材料(加以引申)、二审题干(画出关键词)、三审选项(找出合理、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)。
    2、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,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,然后再从容做题。
    3、仔细分析题干,明确解题条件
    例如:北极地区寒风凛冽,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,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:
    A、东南方向B、西南方向C、西北方向D、东北方向
    答案:D 点拨:题干条件是北极附近盛行风向、门窗避开的朝向。北极附近风带为极地东风带,具体风向为东北风,故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。
    4、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:
    (1)因果颠倒(2)前后矛盾(3)表述绝对化(4)概念混淆(5)表述错误或不完整(6)以偏概全,以点带面(7)与题干无关
    (四)答题技巧介绍
    1、直选法: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,多考察记忆性知识,注意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。
    2、排除法: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,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,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,重点分析剩余选项。
    例如:(2005年江苏卷)长期以来,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。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。下列方案合理的是()
    A.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.人工加速冰川消融,增加河水的补给
    C.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.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
    答案:D 点拨:既然全流域要综合治理,部分河段就不应该利用绝大部分河水,故排除了A、C;用人工加速冰川消融来补给河水,不现实,又可以排除B,正确答案为D。
    3、优选法:如果选项中有多项合理,但题干中有“最”、“主导”、“第一”等字样时,要选择最合理选项。
    例如:美国“硅谷”形成的主导因素是:
    A、环境优美B、交通便利C、知识技术D、市场广阔
    答案:C 点拨:形成高技术工业区的区位因素包括知识技术、快捷交通、优美的环境,但主导因素是科技发达。
    4、转换法:即将条件换成另外一种相同的说法,该说法与选项更直接,利于选择。
    例如: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地区,不会有:
    A、热带沙漠气候B、寒流C、冷锋活动D、从极地漂来的浮冰
    答案:D 点拨:将条件转化为“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的地区”属于热带地区,不会存在从极地漂来的浮冰。
    5、图示法:将比较抽象的内容用直观示意图表示出来,利于选择,如太阳直射点移动、昼夜长短变化等题目。
    例如:10月1日,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方向是:
    A、北半球,向北移动B、南半球,向南移动C、北半球,向南移动D、南半球,向北移动
    答案:B 点拨:可以用下图帮助理解选择
    6、逻辑推理法: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,判断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结果,需要进行逻辑推理或运算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,即为逻辑推理法。
    例如:(2005年江苏卷)在一年中,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( )
    A.6月 B.7月 C.8月 D.9月
    答案:C 点拨:首先明确塔里木河为内流河,河水主要来自天山、昆仑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,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;其次虽然7月气温最高,但冰雪融水补给河流还需一段过程,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8月。
    (五)选择题答题技巧:
    1、正误选择题:可以用排除法、直选法来选择,但必须将所有选项都看完再决定对错。
    2、最佳选择题:可以用比较法、优选法、直选法来选择。
    3、因果选择题:由因推果,或由果推因,可以用直选法、推理法、逆向思维法。
    4、组合型选择题:由多项选择转化为单项选择题,方法是排除法,先确定明显正确或错误选项,最后分析剩下的选项。
    5、时间和空间顺序排列选择题:解题关键是根据自己最熟悉或有把握的点,确定一个或多个即可选择正确顺序。
    6、选择题组:先给定材料,图表或文字,然后从几个角度命制几道选择题。
    做题时注意以下方面:
    (1)分析材料,画出文字中的关键词,图表反映出的信息,如概念规律、变化趋势、分布等,并将各个信息进行联系或汇总。
    (2)统览给出的几道选择题,看一下它们之间是否具有条件继承关系、后面题目对前面题目有无启示、每道题用哪个条件,所有条件是否都用到了。
    二、综合问答题答题技巧和规律:
    综合题常见类别有:
    (一)、描述和阐释事物
    1、特征问题:包括自然地理特征,如位置特征、地形特征、气候特征、水系特征、水文特征、地表植被特征、土壤特征等;人文地理特征,如农业生产特征(区位特征、结构特征、地域类型等)、工业生产特征、交通特征(运输形式、线网的疏密、分布、地位等)、
    资源特征等。
    2、地理成因问题: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。如地形成因分析、气候类型成因、气温成因、降水成因、河流相关成因、湖泊、沼泽成因、洋流成因、海水盐度成因、土壤成因。
    3、自然灾害类:包括天文灾害、地质灾害、气象气候灾害、水文灾害、生物灾害。
    4、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类:包括酸雨、臭氧层破坏、全球变暖、水土流失、荒漠化、盐碱化。
    (二)、论证和探讨问题答题技巧
    1、评价问题:问题常常表述为“作用、意义、影响”等。
    答题思路:三套答题系统
    ①从环境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三效益统一入手;
    ②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辨证阐述;
    ③从不同对象的角度来分析(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对不同对象影响效果不同)。例如:迁出地和迁入地(人口迁移、人口城市化)、流出地和流入地(水土流失)、输出地和输入地(天然气、电力)
    2、比较问题
    注意一点:两边都要回答
    常见:特征比较、区位比较、成因比较、分布比较、结构比较等
    3、措施问题
    回答思路:三套系统
    ①对症下药(先找出地理事物或现象成因,然后逐一对照找出对策)
    ②(技术)工程措施,生态措施,管理措施
    ③开源节流(对资源类而言)
    常见问题例如:
    ①河流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②环境污染措施③生态破坏措施④自然灾害措施
    4、规律问题
    ①地理点:如地带性、非地带性
    ②等值线分布特征:数值变化规律、极值分布、走向、疏密、曲直、局部闭合
    ③面:形状、大小
    ④变化规律:包括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、日变化、变化量、变化幅度、变化速度、变率大小等
    审题时注意以下表述要求:
    ①简述:简单扼要叙述,必须把握要点;
    ②简析:简单分析,提出论点即可;
    ③描述: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;
    ④综述: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;
    ⑤说明:对原理、成因、规律进行说明;
    ⑥写出: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;
    ⑦分析: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、分解,分析原因、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,如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,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;
    ⑧对比(比较):列表比较相同、相异、相反、相似的地理事物,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;分析相同事物之间的差别、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;
    ⑨评价:对地理环境、措施、对策、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,这需要平时树立科学的观点,具备正确的地理思想
    ⑩概括: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。
    语言表达时要落实三要领:
    (1)条理性:一个问题答一段,这样条理清楚,脉络分明,也可分点叙述;不要自始至终一个段落,连标点符号也点不全。
    (2)层次性:把最精彩最重要的放在前面,以免给阅卷教师造成不分主次、不着边际的不良印象。尽量少而精,问什么答什么。但如果没把握,怕漏答知识点,根据目前的评分标准,则不如适当多答。
    (3)完整性:答题时要求将地理原理与题目设问之间串以一个个地理链,使之巧妙相接,尽量具体详细,但如果没把握,可适度模糊处理,否则可能会自露马脚。
    (4)注意“死”的采点、“活”的采点。
    地理考试中考生常见的能力问题
    ①审题不到位,不理解,不全面。题目没看完就开始作答。
    ②读图和提取资料信息能力差,不能充分挖掘解题条件。
    ③不能准确认定区域位置,对地理空间位置的相互关系把握不准。
    ④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,不能准确理解题目的设问重点,导致答非所问。
    综合题答题过程:
    第一步审材料:看完所有文字、表格或图材料,文字要画出关键词,进行材料概念引申,挖掘图表中直接和暗含的条件,包括图例、注记、数字、线条、方向、经纬度、关键地点等,分析材料含义和用意,可能用在什么地方,然后将所有能用的条件归纳,准备用。
    第二步审问题:通过题目中的问题,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,联系平时所学的地理概念、原理,形成答题框架系统。如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因素,需要用到地形、气候、土壤、水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、市场、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。
    第三步语言表达:用自己形成的答题框架系统,联系题目给出的条件,进行逐项表达。
    第四步检查答案和条件:看所给条件是否有没有用上的,与答案进一步对应补充。
    最新高中地理答题技巧汇总二
    1、人文地理侧重于学生的识记,尤其是基础知识和答题模板的总结,必修三的复习应该淡化教材,重视案例研究的思路。必修三的三个核心点: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;区域评价的一般方法;重视整体性思维的培养。
    2、在作答说明、简述、分析类习题时往往需要前推一步。例如,在简述某地水能资源丰富,回答降水量大、干支流汇水面积大,径流量大;地势二、三级阶梯交界处,落差大;即结论前推一步保证答案的完整性。
    3、回答描述事物分布问题时,要分析出被描述事物和图示那些事物有联系,把对应的事物状况描述清晰即可。
    例如,描述塔里木盆地城市分布特点,结合所给的塔里木盆地区域图进行分析,发现城市分布与地形、河流、交通有联系,从上述点进行整理答案:城市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(冲积扇);沿交通线分布。
    4、针对区域类试题,在回答区域问题、对其意义等此类问题时,把握先谈本地问题、本地状况,再谈系统内的问题,即对整体性影响进行描述。例如,说出甲区域过度发展棉花生产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,整理答案:(本地问题)造成水资源短缺;(对系统整体性影响)荒漠化、土壤盐碱化。
    5、重视对题干中信息的提取与理解,需要的可以在试卷上画出题干中的关键信息,例如,资料:2009年11月26日,广东商企投资环北京园区招商推介会在广州举行,共话“珠三角”产业转移的道路,共谋“环渤海”产业承接的方向。由于工资、地价、燃料和电力等费用的不断上涨,广东省原有产业逐渐失去了竞争力。被誉为“京津冀新星”的固安工业园区位于天安门正南五十公里,恰好位于中国的“咽喉地带”,可辐射中国北方5亿人口的巨大市场,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,给相对饱和的广东经济圈带来更为宽广的发展平台。
    (1)分析“珠三角”企业外迁的主要原因。答案整理:劳动力成本较高;工业用地紧张(低价高);市场变化;资源(能源)短缺。
    (2)随着“珠三角”产业结构升级,可以向“环渤海”地区转移的工业类型有 劳动力指向
     市场指向性等。
    6、用十字分割法描述区域总体分布,例如描述事物的空间分布。例如我国水资源分布东多西少,南多北少。
    7、可持续发展把握三个内涵作为思维模板即经济的、社会的、生态的三个入手点。例如:请结合M地(南方低山丘陵)自然环境特征,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。答案整理:(经济上)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开展多种经营,;发展农产品深加工,延长产业链。(社会上)增加就业,提高农民收入。(生态上)退耕还林还草;走立体农业道路(沟谷低洼地区发展养渔业;缓坡土层较厚,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、花卉、果园等);发展农业观光旅游。最终形成发散性思维,学会回答开放性试题。
    以上最新高中地理答题技巧汇总为高三网小编整理,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高三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