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内容 |
四川大学王牌专业有新闻学、动画、信息安全、核工程与核技术、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,这些都是四川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。 哲学、经济学、国民经济管理、财政学、金融学等专业为四川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。 以下是具体专业名单一览表,供大家参考,如有变动,以学校最新公布为准。  一、四川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 | 编号 | 专业名称 |
|---|
| 1 | 新闻学 | | 2 | 动画 | | 3 | 信息安全 | | 4 | 核工程与核技术 | | 5 | 水利水电工程 | | 6 | 临床医学 | | 7 | 口腔医学 | | 8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| 9 | 法医学 | | 10 | 汉语言文学 | | 11 | 轻化工程 | | 12 | 生物科学 | | 13 | 药学 | | 14 |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| | 15 | 历史学 | | 16 |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| | 17 |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| | 18 | 化学 | | 19 | 护理学 | | 20 | 英语 | | 21 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| 22 | 制药工程 | | 23 | 哲学 | | 24 | 土木工程 | | 25 | 经济学 | | 26 | 基础医学 | | 27 |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| | 28 | 医学信息工程 | 二、四川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| 编号 | 专业名称 |
|---|
| 1 | 哲学 | | 2 | 经济学 | | 3 | 国民经济管理 | | 4 | 财政学 | | 5 | 金融学 | | 6 | 金融工程 | | 7 | 国际经济与贸易 | | 8 | 法学 | | 9 | 社会工作 | | 10 | 马克思主义理论 | | 11 | 汉语言文学 | | 12 | 汉语国际教育 | | 13 | 英语 | | 14 | 俄语 | | 15 | 法语 | | 16 | 日语 | | 17 | 新闻学 | | 18 | 广告学 | | 19 | 网络与新媒体 | | 20 | 历史学 | | 21 | 考古学 | | 22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| | 23 | 信息与计算科学 | | 24 | 物理学 | | 25 | 化学 | | 26 | 应用化学 | | 27 | 生物科学 | | 28 | 生态学 | | 29 | 统计学 | | 30 | 工程力学 | | 31 |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| | 32 |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| | 33 |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| | 34 | 测控技术与仪器 | | 35 | 材料科学与工程 | | 36 |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| | 37 |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| | 38 |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| | 39 | 电子信息工程 | | 40 |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| | 41 |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| | 42 | 医学信息工程 | | 43 | 人工智能 | | 44 | 自动化 | | 45 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 | 46 | 软件工程 | | 47 | 物联网工程 | | 48 | 网络空间安全 | | 49 | 土木工程 | | 50 | 水利水电工程 | | 51 |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| | 52 | 化学工程与工艺 | | 53 | 制药工程 | | 54 | 轻化工程 | | 55 | 航空航天工程 | | 56 |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| | 57 | 核工程与核技术 | | 58 | 环境工程 | | 59 | 生物医学工程 | | 60 | 食品科学与工程 | | 61 | 建筑学 | | 62 | 生物工程 | | 63 | 基础医学 | | 64 | 临床医学 | | 65 | 口腔医学 | | 66 | 预防医学 | | 67 | 药学 | | 68 | 临床药学 | | 69 | 法医学 | | 70 | 医学检验技术 | | 71 | 医学影像技术 | | 72 | 眼视光学 | | 73 | 康复治疗学 | | 74 | 口腔医学技术 | | 75 | 卫生检验与检疫 | | 76 | 护理学 | | 77 | 管理科学 | | 78 | 市场营销 | | 79 | 会计学 | | 80 | 财务管理 | | 81 | 人力资源管理 | | 82 | 行政管理 | | 83 | 劳动与社会保障 | | 84 | 土地资源管理 | | 85 | 档案学 | | 86 | 信息资源管理 | | 87 | 工业工程 | | 88 | 旅游管理 | | 89 | 会展经济与管理 | | 90 | 舞蹈表演 | | 91 | 美术学 | | 92 | 视觉传达设计 | | 93 | 服装与服饰设计 |
一流专业名词解读:一流本科专业,是指教育部以一流本科教育为基础实施“双万计划”建设的本科专业。计划在2019—2021年间,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