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2-2023学年高三大联考语文试题


    

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2-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大联考语文试题
    

一、现代文阅读(35分)
    

(一)现代文阅读Ⅰ(本题共5小题,19分)
    

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1~5题。
    

材料一:
    

作为重要的新兴产业,文创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,现象级产品频现。比如,故宫文创已开发了千余种产品,不乏长销不衰的佳品;陕西兵马俑、四川三星堆等也各有创意满满的特色产品。在题材逐渐多样的同时,文创产品种类也在不断翻新,除文具、茶具、衣帽等“老几样”外,河南博物院的“考古盲盒”等新创意,生发出许多新趣味。去年,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热播,以《新青年》杂志、鲁迅等为主题的新文化运动文创,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,进一步打开了近代历史和红色文化创意开发的新领域。
    

一款高质量的文创产品不仅是器物材质与灵感创意的对接,文化精神与当代审美的融合,更应担当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表达。为此,文创产品开发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优先,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,从而符合主流历史认知和价值立场,契合大众的历史情感和审美诉求,决不能为了搞噱头、抢关注而任性设计、野蛮发展。
    

文创产品许多取材于历史人物、文物精品,也因此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,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历史叙述。相较之严肃的历史教育,文创产品具有接地气、生活化的特征,也因此成为人们认识历史特别是达成历史认同的重要途径。优质的文创产品是历史照进现实的独特通道,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本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。近年来,中共一大旧址推出过“真理的味道”的T恤衫、“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”的防蚊运动手环,这些产品拉近了人们与革命历史的距离,为人们推开一扇历史认知之窗。
    

文创之所以招人喜欢,固然由于其或雅致或软萌的外表,更在于其价值内涵引发的心理共鸣。文化的形态或许千变万化,创意的灵感也可以奇思妙想,但文化的内核是价值,创意的基准也是价值。任何一种文化开发和创意呈现,说到底都是价值对载体的寻找和更新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设计制作一款文创产品,不仅是把文化元素以新的视觉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,更重要的是把文化中蕴藏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,以符合现代审美的新的符号形式加以表达,使之在现代生活中延续、传承和弘扬,温暖人的心灵,给人以精神力量。当我们品尝一杯苏州博物馆的“江南四大才子泡澡”袋装茶,感受的不仅是茶香,更是江南文化的独特韵味。正是在精神层面对文化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的融入体验,让我们心中激发起无限的文化想象,并从中获得充沛的正能量。
    

对于文创产品,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思考。这些年,有的地方为了发展“名人经济”,把当地史有定论的奸臣、汉奸当作历史文化名人,为其修建故居、树碑立传,当作地方文化名片;有的地方打着发扬传统文化的幌子,把封建社会里压迫妇女的贞节牌坊装饰一新,宣扬散发着封建礼教气息的女德文化。凡此种种,均提醒我们,应当加强文创领域正史宣传普及,从业者应树立正确的历史观、文化观和价值观。文创产品也要讲求“真理味道”。只有在文创开发中坚持守正创新,以科学的历史观激发文化自信,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设计导向,以清新的美学理念推动样态创新,守正史,立正德,弘真善,彰真美,才能让文创产品展现历史的力量、文化的力量、艺术的力量,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行稳致远。
    

(摘编自谷中风《文创产品也要讲求“真理味道”》)
    

材料二:
    

优秀的作品通过对舞台时空的营造,引导观众获取新的体验和认知。由张艺谋导演的《对话?寓言2047》,汇聚了来自7个国家的20支团队共同打造的视听盛宴,一经推出便收获无数好评。这部剧是一次中西方文化跨界的深度“对话”,将思想性、艺术性、观赏性融合在一起的高级艺术展现在观众面前时,产生的不仅仅是对这部剧的叫好,还帮助其形成对于未来科技和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。
    

跨界融合舞台剧《流动的敦煌》是目前国内唯一一部跨界融合、展演兼具的特殊舞台剧。通过舞蹈艺术与非遗技艺的融合,运用声、光、电等舞台“多维”立体技术,共同演绎了敦煌的历史文化,深刻解读每幅壁画背后的故事与文化,让观众在领略中国敦煌独特魅力的同时,唤起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视和保护。这是一部文化融合的观念剧,把敦煌文化从地域文化提升为丝路文化,打破了以往“就敦煌说敦煌”的常规套路。
    

艺术作品能引发观众的共情共鸣,文化创意产业不单单要在适应的环境中生长,同时文创创作的成功助推环境的进一步生长。以成都永陵博物馆音乐舞蹈石刻“二十四伎乐”为蓝本创编的大型国乐观念剧《伎乐?24》,让文物在伴着国乐的舞蹈空间模式中再生重现。在《伎乐?24》衍生出的饰品、文具类产品等一系列传统文创产品外,文创者抓住成都作为音乐之都的标签,在永陵博物馆附近一生态公园规划打造中国第一个生态乐音博物馆,将二十四伎乐石像做成伴有真实伎乐声音的公园智慧浏览导图,再次活化成都本地文化,实现从传统的单一文化产品到多元、现代、高科技的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。
    

在文创的道路上,唯有创新才能超越,创新需要具备的才能往往是多面的。文创不是几种文化的随意嫁接,而是在深思熟虑后的有意为之。好的文创种子,前期找对了土壤,再加以施肥浇水,才能郁郁葱葱。
    

(摘编自周文军《不走寻常路文创才能常谈常新》)
    

1.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,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    

A.故宫努力打造作为重要新兴产业的现象级众多文创产品,其中佳品迭出,长销不衰。
    

B.文创产品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,它是人们认识历史并达成历史认同的重要途径。
    

C.《对话?寓言2047》因张艺谋通过对舞台时空营造的制作,才能成为优秀文创作品。
    

D.文创产品在适应的环境中生长后,还可以推动、促进原有特定生长环境进一步发展。
    

2.根据材料内容,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    

A.文创产品需要挖掘文化中蕴藏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,使之在现代生活中得以传承、弘扬。
    

B.价值是文创产品的核心,文创产品创意的价值取向永远决定着文创产品未来发展的方向。
    

C.《流动的敦煌》运用“多维”立体技术跨界融合,使敦煌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真正展现。
    

D.文创产品不仅要挖掘文创元素,还需要有独特的创意、先进的技术以及价值理念的支撑。
    

3.下列选项,符合材料中相关“文创产品”观点的一项是(3分)
    

A.展示大量故宫珍贵文物的《故宫日历》,已畅销十三年,销售近500万册。
    

B.商家以“颜值至上”的理念精心设计中秋节月饼盒,突出其品位和时尚感。
    

C.XX县提出打造“西门庆旅游项目”,大力发展“西门”文化的新文化产业。
    

D.云南丽江将玉龙雪山、泸沽湖、大研古镇等美丽的风景印在旅游宣传册上。
    

4.两则材料都是论述文创产品,但侧重点不同,请简述。(4分)
    

5.我们每个人都有“生于斯,长于斯”的家乡,“美不美,家乡水”。请你为家乡设计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,宣传家乡文化。要求介绍产品的构思并说明设计理念。(6分)
    

(二)现代文阅读Ⅱ(本题共4小题,16分)
    

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6~9题。
    

这边风景
    

王蒙
    

伊力哈穆安排好迎接工作队的事情,已经是掌灯时分了。他走进敞着大门的自家的小院子,绕过门口的砌得方方正正的土炉,踏上矮矮的夏日茶室的土台,拉开为了严冬保暖而满满严严钉着的一块新毡子,一团家庭生活的热气向脸上扑来,温暖、润泽、舒适。雪林姑丽正和他的妻子米琪儿婉一起忙活着做饭。“您好!”“您好!”亲切的问候,和悦的笑容。小屋里布满了油灯的光辉,空气里弥漫着砖茶和南瓜的芳香。
    

伊力哈穆的脸上保持着会心的微笑。他首先走向放在房角的小摇床,揭开搭在横梁上的洁净的白纱,快要满十一个月的,已经显得太大的女儿在用彩漆涂得五颜六色的小摇床上睡得正甜熟,脸上掠过了一个幸福的笑意。
    

“别吵!”米琪儿婉嗔怪地制止他。她说:“告诉您!您的女儿今天已经会走路了!”
    

“会走路了?”
    

“是的,她扶着墙,走了几步……多么高兴啊!”米琪儿婉说得眉飞色舞了。
    

“喔呀,您的女儿可真有本事!”伊力哈穆夸赞说。他们俩在互相恭维“您的女儿”的时候,总是哈哈地笑个不住。虽说今天有雪林姑丽在场,也并不避讳。
    

在杨辉的牵引和艾拜杜拉的推动之下,雪林姑丽搬到实验站去已经两个星期了,今天,因为公社这边有事她回来休息了一天。白天,她料理家务。傍晚,米琪儿婉把她找了来一起包南瓜包子。
    

伊力哈穆习惯地坐近门边的高台,问道:“在实验站过得惯吗?”
    

“有什么过不惯的?就是每天学习太多。大家都说,还是干活痛快,这个学习呀,实在是费劲……比拉犁和挖井还费劲!”
    

“光痛快可不行。”伊力哈穆笑了,“你们的老师——杨老师怎样?她讲的课你们听得懂吗?”
    

“您说杨辉姐么,她多么好!白天,她给我们讲技术课,补文化课,要不就是带着我们劳动。晚上,我们向她学汉语,她向我们学维语。冬季是以学习为主。现在实验站的学员里,只有我和三大队一个丫头是女的,我们和杨辉姐住在一间房里,她讲完了课,总还要专门问我们俩哪一点懂了,哪一点不懂。只要有一点含糊,她就一遍又一遍地再给我们讲解,有时连我们自己都不好意思了,可是她一点也不烦……”
    

“三年以前,杨辉刚刚到咱们这儿来的时候,连个亚克西都说不好,”米琪儿婉感叹地插嘴说,“现在已经能用维语上技术课了,她怎么学话学得那么快呢?”
    

“她是大学生嘛!”雪林姑丽佩服地说。
    

“问题不在于大学生,”伊力哈穆表示了不同的意见,“杨技术员呢,她的心和我们在一起,你们看不出来吗?她多么爱我们维吾尔人民,不论是长胡子的老人,是坠着耳环的妇女,是躺在摇床上的婴儿,她都是用怎样充满感情的眼光看着啊……有了这样的心,舌头的事情就好办了……”
    

“我真怕她有一天会离开我们,”米琪儿婉担忧地皱起眉,摆了摆下颏,“听说,她有一个对象是在上海工作的。”
    

听了这话,雪林姑丽有一点兴奋。她说:“米琪儿婉姐,您知道吗?那天,我和三大队那个丫头到公社杨辉的宿舍去了。她拿出瓜子和葡萄干来招待我们,还给我们看了许多照片。她家是在湖南,家里人可多了,爸爸、妈妈、奶奶,还有兄弟姐妹,嫂子侄子……都有呢。我和好几个丫头不由得一起问杨辉姐:‘您一个人离开家、离开亲人、离开同学,跑到我们伊犁来,不觉得孤单吗?’问完,我又后悔了,这不是成心让人难过吗?可是,杨辉姐倒笑了起来,她说:‘和你们在一起,难道还会孤单吗?和你们在一起,不就是咱们的伊犁,而不单是你们的伊犁了吗?’当然了,她说得是对的。但我总有点不明白,譬如说让我一个人到湖南或者到上海去,我怎么能安心地待下去呢?”
    

伊力哈穆倒觉得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。“谁不爱自己的家庭、故乡和亲友呢?”他说,“然而,当祖国需要的时候,杨辉来了,把她的心血和汗水浇灌到伊犁的土地上,学说维吾尔话,像维吾尔姑娘一样地围着头巾,和我们打成一片。这才值得我们学习呢。我们也应该多多地关心和帮助她才对。”
    

“就是的呀?”雪林姑丽点点头,“最近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。公社和实验站食堂的馕都打得不好,不成样子。也许是因为吃饭的人太多了吧?而杨辉姐最喜欢吃新打的馕啦。米琪儿婉姐,今天来不及了,下次我回来,咱们给杨辉姐打一口袋馕吧,用牛奶和面,拿出咱们的手艺来……”
    

“那太好了,一定的!”米琪儿婉满面笑容地回答。
    

(选自长篇小说《这边风景》,有删改)
    

【背景资料】
    

《这边风景》写于1974年至1978年,讲述的是1960年新疆伊犁一个维吾尔村庄推行“社会主义教育运动”时发生的故事。1962年的夏天新疆伊犁塔城爆发了“伊塔事件”,约6.1万公民想要通过口岸非法移民至苏联,那时人们把移民称作“到那边去”,故事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。这篇小说虽然呼应着当时的政治要求,打上了特定的时代烙印,但具有浓郁新疆风情,反映了汉族和维吾尔族人民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生活,被誉为西域的“清明上河图”。该小说于2015年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。
    

6.关于文中第一段伊力哈穆回家的部分,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    

A.伊力哈穆安排好工作直到掌灯时分才回家,表明伊力哈穆是一个尽心尽职的少数民族干部。
    

B.文中对小院子的环境描写,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情,为故事情节展开提供了特定的地域背景。
    

C.“温暖、润泽、舒适”既是伊力哈穆进屋时的心理描写,也暗含了家庭的温馨、和睦的生活。
    

D.这段文字与“林黛玉进贾府”异曲同工,都在全文结构上起到介绍环境和人物的总纲作用。
    

7.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,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    

A.伊力哈穆和米琪儿婉互相说“您的女儿”,虽是他们相互逗趣的玩笑,也体现他们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。
    

B.“比拉犁和挖井还费劲”,雪林姑丽说这话,暗示了她学习基础不好,也流露出她畏难厌学的情绪。
    

C.通过雪林姑丽和杨辉对离开家乡态度的对比,高度称赞了杨辉为了支援边疆而勇于奉献的崇高精神。
    

D.虽然本文只截取了日常生活的一个断面,但无论是直接描写,还是间接描写,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。
    

8.文中在交谈有关杨辉事情时多次插写了米琪儿婉的心理,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其心理变化过程。(4分)
    

9.王蒙在谈《这边风景》时说“我是带着镣铐跳舞,但是也跳好了”。请结合文本和背景资料,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。(6分)
    

二、古代诗文阅读(35分)
    

(一)文言文阅读(本题共5小题,20分)
    

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10~14题。
    

《唐柳先生集》后序
    

穆修
    

唐之文章,初未去周、隋、五代之气。中间称得李杜,其才始用为胜,而号雄歌诗,道未极浑备。至韩柳氏起,然后能大吐古人之文,其言与仁义相华实而不杂。如韩《元和圣德》《平淮西》,柳《雅章》之类,皆辞严义密,制述如经,能崒①然耸唐德于盛汉之表蔑愧让者,非先生之文则谁与?
    

予少嗜观二家之文,常病柳不全见于世,出人间者,残落才百余篇。韩则虽目其全,至所缺坠,忘字失句,独于集家为甚。志欲补其正而传之,多从好事访善本,前后累数十,得所长,辄加注窜。遇行四方远道,或他书不暇持,独赍韩以自随,幸会人所宝有,就假取正。凡用力于斯,已蹈二纪外,文始几定。而惟柳之道,疑其未克光明于时,何故伏真文而不大耀也?求索之莫获,则已矣于怀。不图晚节,遂见其书,联为八九大编。夔州②前序其首,以卷别者凡四十有五,真配韩之巨文与!
    

书字甚朴,不类今迹,盖往昔之藏书也。从考览之或卒卷莫迎其脱误有一二废字由其陈故劘③灭读无甚害更资研证就真耳 因按其旧,录为别本,与陇西李之才参读累月,详而后止。
    

呜呼!天厚予者多矣。始而餍我以韩,既而饫我以柳,谓天不吾厚,岂不诬也哉!世之学者,如不志于古则已;苟志于古,则践立言之域,舍二先生而不由,虽曰能之,非余所敢知也。
    

(选自《才子的散文》)
    

【注】①崒(zú):险峻。②夔州:指刘禹锡。刘曾为夔州刺史,故称。③劘(mó):切削。
    

10.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,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    

A.从考览之/或卒卷莫迎/其脱误有一二/废字由其陈故劘灭/读无甚害/更资研证就真耳/
    

B.从考览之/或卒卷莫迎其脱误/有一二废字/由其陈故劘灭/读无甚害/更资研证就真耳/
    

C.从考览之或卒/卷莫迎其脱/误有一二废字/由其陈故劘灭/读无甚害/更资研证就真耳/
    

D.从考览之或卒/卷莫迎/其脱误有一二/废字由其陈故劘灭/读无甚害/更资研证就真耳/
    

11.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,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    

A.韩柳,唐代古文家韩愈和柳宗元的并称。他们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,其中韩愈被尊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。
    

B.元和,是唐宪宗的年号。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有“元和十年,予左迁……”
    

句,可推知白居易生于唐宪宗时期。
    

C.纪,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,文中“二纪”即二十四年。现在多指历史上或人
    

类发展的一个时代或时期,如“中世纪”“二十一世纪”。
    

D.立言,指著书立说,后泛指写文章,如《左传?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太上有
    

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,虽久不废,此之谓三不朽。”
    

12.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    

A.刘禹锡在《唐柳先生集》卷首已作序,穆修于是在集子的卷末作序,故称为
    

“后序”。
    

B.文章开篇高度评价了韩愈、柳宗元在继承古代散文传统和创造新散文中的历
    

史地位。
    

C.本文详尽叙写了穆修寻访、辑补和校对韩柳文的艰辛历程,流露出作者对韩
    

柳文的推崇。
    

D.作者在文中不仅表达了自己获得韩柳文的欣喜之情,而且批判了当时不学韩
    

柳文的风气。
    

13.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(8分)
    

(1)独赍韩以自随,幸会人所宝有,就假取正。(4分)
    

(2)始而餍我以韩,既而饫我以柳,谓天不吾厚,岂不诬也哉!(4分)
    

14.请简要概述作者对韩柳文推崇备至的原因。(3分)
    

(二)古代诗歌阅读(本题共2小题,9分)
    

阅读下面这首唐诗,完成15~16题。
    

赠韦侍御黄裳(其一)
    

李白
    

太华①生长松,亭亭凌霜雪。
    

天与百尺高,岂为微飙②折?
    

桃李卖阳艳③,路人行且迷。
    

春光扫地尽,碧叶成黄泥。
    

愿君学长松,慎勿作桃李。
    

受屈不改心,然后知君子。
    

【注】①太华:即西岳华山。②微飙(biāo):微风。③阳艳:亮丽美艳。
    

15.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3分)
    

A.首句说“太华生长松”而不说“长松生太华”,突出环境对青松秉性的影响。
    

B.“长”“亭亭”“凌霜雪”“百尺高”描绘了挺拔傲岸、不畏霜雪的青松形象。
    

C.“卖阳艳”运用拟人生动地描写了桃李鲜艳、娇媚的姿容,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。
    

D.最后两句直接告诫韦黄裳要做一个忠心不改、意志坚强、有所作为的君子。
    

16.诗人在这首诗中以衬托的手法多角度描绘桃李和青松,请简要分析其效果。(6分)
    

(三)名篇名句默写(本题共1小题,6分)
    

17.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。(6分)
    

(1)荀子《劝学》中“______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____”两句与《论语》中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句都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,对后人有着启示作用。
    

(2)在古代,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,常常根据个人喜恶而奖罚。针对这一点,魏
    

征在《谏太宗十思疏》中向唐太宗建议施恩时应做到“__________________”,而惩罚时应做到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”。
    

(3)“行路难”是古乐府“杂曲歌辞”调名,内容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,古
    

代诗人常以此入诗,表情达意,如“______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____”。
    

三、语言文字运用(20分)
    

(一)语言文字运用Ⅰ(本题共3小题,11分)
    

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18~20题。
    

百年征程    ①    ,百年初心历久弥坚。一百年来,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,不管遇到什么样的   ②    ,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主动、锚定奋斗目标,一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、昂首前行,实现了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。重温百年党史,嘉兴湖上的“劈波起航”、井冈山上的“星火燎原”、长征路上的“闪烁明灯”、西柏坡上的“进京赶考”……非凡历程让我们感悟到党的初心和使命,体悟到党在百年壮阔历史中的奋进主题。百年辉煌党史,镌刻着共产党人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思想与智慧,映衬着    ③    、以启山林的开拓经验,蕴含修齐治平、治国安民的政治理念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我们要做到古为今用、推陈出新,始终坚持强烈的忧患意识,坚定斗争意志、发扬斗争精神、提升斗争本领,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新的胜利。
    

18.请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(3分)
    

19.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,请进行修改,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。(4分)
    

20.仿写文中画线句,运用恰当的修辞,体现中国共产党在重要发展历程中的重大意义,并使前后句的语境连贯得当。(4分)
    

(二)语言文字运用Ⅱ(本题共2小题,9分)
    

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21~22题。
    

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,它是我国先民顺应农时,通过观察天体运行,认知一年中时令、气候、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特定节令。二十四节气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,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,    ①      ,终于大寒。每个月都有的两次节气,月初的称为“节”,月后的称为“气”。节指的是气的转换,是一个月份的开始,而气则是节延续。中国古代主要农业区在黄河流域,那里处于中纬度,四季温差大,    ②     ,人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,  ③  ,如芒种,“芒”是指麦稻类有芒植物,“种”指播种,因此“芒种”有提示农人开始收获麦子、播种稻谷的意思。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,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    

21.下列诗句中,不属于写“节气”的一项是(3分)
    

A.二月山家谷雨天,半坡芳茗露华鲜。
    

B.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。
    

C.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    

D.雪入春分省见稀,半开桃李不胜威。
    

22.在上文横线序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,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,内容贴切,逻辑严密。每处不超过10个字。(6分)
    

四、作文(60分)
    

23.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(60分)
    

有人喜欢怀念过去,有人喜欢把握当下,有人喜欢憧憬未来,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。
    

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。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,体现你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。
    
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    



    

决胜新高考——2023届高三年级大联考
    

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
    

一、现代文阅读(35分)
    

(一)现代文阅读Ⅰ(本题共5小题,19分)
    

1.(3分)D(A项,原文说“不乏长销不衰的佳品”,意思是有些佳品长销不衰,不是所有的佳品长销不衰;B项,原文是“文创产品许多取材于历史人物、文物精品”,不是文创产品全部取材于历史,故“文创产品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”推断不当;C项,“对舞台时空的营造”只是创造出优秀文创作品的一个方面,不是唯一原因。)
    

2.(3分)C(“跨界融合的舞台剧《流动的敦煌》”只是进一步推动、扩大了敦煌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播。)
    

3.(3分)A(B、C项,只注重经济效益,忽视社会价值,不符合文创理念;D项,只是正常旅游推广宣传。)
    

4.(4分)材料一主要从价值的角度论述,强调文创产品要以社会效益为先,兼顾经济效益;材料二主要从创新的角度论述,举例论述文创产品要在设计、技术和生长环境等方面进行创新。
    

评分建议:一点2分,意思对即可。
    

5.(6分)略。
    

评分建议:构思,2分;设计理念,4分。意思对即可。
    

(二)现代文阅读Ⅱ(本题共4小题16分)
    

6.(3分)C(不是心理描写,而是伊力哈穆进屋时的感受。)
    

7.(3分)B(只是表现雪林姑丽感到学习困难。)
    

8.(4分)从对杨辉学维吾尔语学得那么快的惊叹,到对杨辉会离开自己的担忧,再到对能帮助杨辉的高兴。
    

评分建议:一点1分,两点2分,三点4分;意思对即可。
    

9.(6分)①“带着镣铐”是指小说反映了故事发生的特殊社会背景、民族关系以及时代政治(2分)。②“但是也跳好了”是指作者在创作时淡化社会背景和时代政治,通过描写新疆地方风土人情,体现新疆人民生活的幸福美满和汉维两族团结友爱(2分),高度赞美了祖国“这边风景”的美好,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民族大团结的爱国情怀(2分)。
    

评分建议:意思对即可;如有其他答案,言之成理亦可。
    

二、古代诗文阅读(35分)
    

(一)文言文阅读(本题共4小题,20分)
    

10.(3分)B
    

11.(3分)A(应是“古文运动”。白居易与元稹倡导“新乐府运动”。)
    

12.(3分)D(文中没有触及“不学韩柳文的风气”,只是告诫“学者”要学习韩柳文。)
    

13.(8分)
    

(1)(4分)就只随身携带韩文,如果幸运地遇到他人藏有的宝物,就借来订正。
    

评分建议:译出大意给2分;“赍”“假”两处,每译对一处给1分。
    

(2)(4分)开始拿韩文满足我,接着用柳文喂饱我,说老天爷不厚待我,难道不是诬蔑吗?
    

评分建议:译出大意给2分;“餍”“不吾厚”两处,每译对一处给1分。
    

14.(3分)①语言与思想表里一致(语言严谨文义严密);②可以帮助学者“立言”。
    

评分建议:一点1分,两点3分;意思对即可。如有其他答案,言之成理亦可。
    

【参考译文】
    

唐代的文章,一开始并未去除掉周、隋、五代的气息。中间值得称道的是李白、杜甫,他们的才气开始施展,成为一道美景,但只在歌诗方面称雄,文章之道尚未十分浑厚完备。到韩愈、柳宗元兴起,这以后才能大量创作古文,他们的语言与内容表里相互完美融合而不混杂。如韩愈的《元和圣德》《平淮西》、柳宗元的《雅章》之类的文章,都是语言严谨文义严密,表达如经书一样,能够使唐朝的美德高立于盛汉之前而无所愧让,如果不是韩柳先生的文章,那么还能有谁?
    

我少时特别爱看韩柳二家的文章,常担忧柳文不能完全地出现于世间,那出现于世间的,残破零落才有一百多篇。韩文虽然看得到全部,但文句文字的缺失,尤以编纂成集的最严重。我有志于补充修正然后把它传播开去,于是多方寻访善本,前后积累了几十本,找到好的,就加以注释和修改。遇到出远门,或者别的书无暇读,就只随身带着韩文,如果幸运地遇到他人手中的宝物,就借来订正。共在这方面花费力气,已超过二十四年,文稿才差不多定下来。而只有柳宗元的文学主张,我怀疑它未能在当时放出光芒,为什么真文隐藏而不能广泛显耀?四方寻求无所收获,就在心中放弃这事了。没想到晚年,竟见到了柳宗元的书,串联起来有八九厚册。刘禹锡在书的前面有序,按卷目共分四十五编,真真地能和韩愈的巨著相配!
    

书上的文字很朴拙,不像现在的,大盖是过去的藏书。从考证角度看,有的整卷没有遇到脱漏和错误,有一两个废字,也是由于陈旧而磨掉,阅读也没有什么损害,还能帮助研究考证来求真相。于是核对旧本,记为别本,和陇西李之才参读几月,考证详尽后才停下来。
    

哎!老天爷对我太优厚了。开始拿韩文满足我,接着用柳文喂饱我,说老天爷不厚待我,难道不是诬蔑吗?世上求学的人,如果不立志于学古文就算了;如果有志于学古文,那么实现著书立说的领域,若放弃二位先生不学,即使说他有才能,这不是我所敢苟同的。
    

(二)古代诗歌阅读(本题共2小题,9分)
    

15.(3分)C(表达诗人对桃李的蔑视。)
    

16.(6分)以松树的挺直,反衬桃李的低矮、卑琐;以松树的凌霜傲雪,反衬桃李
    

的畏风畏雨;以桃李的卖弄阳艳,反衬松树的刚正不阿;以桃李“花、叶成泥”反衬青松坚贞的品质(2分)。表达诗人对那些趋炎附势、取悦权贵、煊赫一时而下场可悲小人的蔑视,和对傲岸挺拔、刚正不阿、意志坚强君子的赞美(2分)。通过映照、反衬,使形象更加鲜明、突出,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,能够让人作出正确的判断(2分)。
    

评分建议:意思对即可;如有其他答案,言之成理亦可。
    

(三)名篇名句默写(本题共1小题,6分)
    

17.(6分)
    

(1)吾尝终日而思矣   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
    

(2)(恩所加)则思无因喜以谬赏    (罚所及)则思无因怒而滥刑
    

(3)①酌酒以自宽   举杯断绝歌路难  
    

②天山雪后海风寒    横笛遍吹《行路难》……
    

评分建议:每空1分;有错字、别字,该句不得分。
    

三、语言文字运用(20分)
    

(一)语言文字运用Ⅰ(本题共3小题,11分)
    

18.(3分)①波澜壮阔    ②惊涛骇浪    ③筚路蓝缕
    

评分建议:一处1分,有错别字该处不给分。如有其他答案,言之成理亦可。
    

19.(4分)①将“坚持”改为“保持”;②将“发扬斗争精神”与“坚定斗争意志”语序调换。
    

评分建议:改对一处得2分。如有其他答案,言之成理亦可。
    

20.(4分)略。
    

评分建议:一句1分。恰当运用比喻,要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其发展历程中重大意义。
    

(二)语言文字运用Ⅱ(本题共2小题,9分)
    

21.(3分)B(寒食节不属于二十四节气。)
    

22.(6分)①始于立春;②气温变化分明;③用以指导农事。
    

评分建议:一点2分,意思对即可。
    

四、写作(60分)
    

23.(60分)根据2022年全国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判分。